“心星”少女轮椅上的求学路

——心理学院夏一凡同学参评大学生“自强之星”的事迹材料

夏一凡,女,汉族,2018级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获奖情况:

参评感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自强事迹

夏一凡,女,共青团员,2018级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从出生起,她就开始踏上了不平凡的旅程

二十年前,在黑龙江的一个偏远小城中,一个女婴降生了,然而她的到来却给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个女婴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医生确诊以后都无法和正常人一样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父母为了给这个孩子治病花光了家中积蓄并向亲朋好友借遍了钱,却依旧没能治好这个女孩,亲戚们都劝夫妻俩放弃这个孩子,而这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夫妻却异常决心要抚养这个孩子,并给孩子起名为夏一凡,这是一个充满美好祝愿的名字。

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父母想尽一切办法把一凡送进了学校,使她能够和同龄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一凡进入学校之后,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同学们下课后都能够出去玩耍,只有一凡始终坐在座位上,看着课本或课外书。但是老师和同学都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在一凡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就是一凡的双腿,帮助她克服一切困难。她一直刻苦学习,努力照料自己,并且一凡在考试中一次次取得优异的成绩。就这样,一凡在父母和学校共同的关爱下逐渐成长。

努力,是对生命的最好尊重

到了高中,学习任务逐渐加重,高考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身上,一凡要比同学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被落下,她从不敢松懈,不敢放弃这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一凡有个梦想,她想要考上一所好大学,毕业之后可以自立,然后帮助其他像自己一样的人,因此,一凡每天努力刻苦的学习,父母和老师都对她寄予厚望,最终,一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陕西师范大学,并且进入了心仪的心理学院学习。

进入大学之后,一凡并没有松懈下来,她知道,大学是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她可以在这里自由全面地发展,汲取各种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大学是不能荒废的。她在大学里制定了规律的作息,每一节公共课和专业课都认真听讲,积极阅读中英文文献,扩展知识面。在学习上,她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也很喜欢读书,在课余时间,她都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她最喜欢看历史和风景方面的书,读书能够使人明智,在书里,她能够借着作者的眼领略大千世界,观察世界各处的风土人情。

在课外,她也同样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积极参与国家级、校级的比赛,例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陕西师范大学读书节经典晨读活动以及三笔字书写比赛等等,在这些比赛中,她能够锻炼自己的各种才能。同时,一凡也参加学院组织的迎新晚会等各项团体活动,她自信的面庞也带给了身边的人快乐。她还报名加入了社团,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见识。一凡也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做心理学实验的参与者,做义务家教等等,一凡最喜爱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一凡说,父母和社会的好心人帮助了她很多很多,她也要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微薄贡献才不算浪费生命。同时,她也积极参与各项科研工作。

有梦想作为翅膀,谁都会不一样

一凡说,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心理治疗师,用自己的所学去帮助饱受心理问题的人们,发挥自己的价值。她知道她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但她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一凡为她自己的青春,为实现她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着!

师长寄语

心理学院院长王振宏

师长寄语

心理学院副书记、副院长董增云

班级评议

心理学院2018级应用心理班全体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