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教育学院团委副书记,兼任长安区韦曲街道表厂社区团支部副书记,教育学院2018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
抉择与坚守:“坚定信念,着眼大局,干好本职,服务同学”
“今天,我很感谢大家的认可和支持,非常高兴大家能够选择我担任我们支部的团支书”,2018年,魏建国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在竞选班干部时他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团支书”这一岗位。在这之前的五年里,他一直都担任所在班级的团支书。“最开始我是很迷茫的,那是因为自己对团支书和共青团的了解比较有限。但是渐渐地,我觉得团支书和共青团是十分光荣的、值得我们奋斗的岗位和组织”魏建国说道。
“坚定信念,着眼大局,干好本职,服务同学”这是魏建国第一次担任团支书时,当时的初中校团委老师对全校团支书的寄语,这十六个字被工整地写在笔记本上,也深深印在魏建国的心中。在初、高中担任团支书时,遇到实际问题无法解决,他总是积极地与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交流探讨,以至于高年级团支书人人都知道有个“问号支书”;遇到理论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他穿梭于班级与团委办公室之间,团委老师们也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受到同学们的抱怨和误解,他从来没有气馁,而是如实记录大家反映的问题,作为日后改进工作的突破口。
进入大学,魏建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份旁人看来“经常搞活动、费力不讨好、时时落埋怨”的“苦差事”,继续坚守在团支书的岗位上,全力以赴,不断践行着“坚定信念,着眼大局,干好本职,服务同学”的殷切嘱托。
历练与成长:“正人先正己,律己可律人”
在陕西师范大学的这三年里,魏建国时刻谨记作为学生团干部应当做示范、当表率、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魏建国看来:“我们作为学生团干部更加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高高在上、当青年官。正人先正己,律己可律人,只有这样才能对其他同学产生积极影响,才能更好地与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入校以来,在专业学习方面,他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均名列前茅,获得奖学金多次;在科研创新方面,他参与校级勤助实践项目三项、校级勤助科研项目一项,主持校级基层团建研究项目一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在理论培训方面,魏建国先后参加学院第六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校第十二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和第四期团支书轮训班,三次理论培训均以“优秀”等级结业。
魏建国始终认为,成长没有捷径,唯有在实践历练中学真知、悟真谛,才能增长本领与才干。
笃行与奉献:“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亮丽的底色。学生团干部作为“青年友”,需要用奉献与奋斗塑造青年的良好形象、诠释青春的精彩定义。
为此,魏建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暑期,由他负责的“革命老区劳育调研”学生自组实践团队得到陕西省学生联合会的官方报道。在志愿服务方面,魏建国在陕西省师范类高校就业联盟2020届毕业生大型招聘会、2019长安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竞赛等高规格活动中担任志愿者。他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家乡疫情防控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中获评“优秀青年志愿者”。
此外,魏建国尝试将自己的思索与观点诉诸笔端,用文字作为自己为其他团员青年向时代发声的工具。他主动报名成为我校网上共青团运营中心的一名特约评论员,先后在校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我校大学生争鸣论坛、《启夏青年》团刊、《民齐》杂志等平台发表主题文章数篇,在网络平台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展现师大学子的青春风采。他的文章《如果白昼落尽》《杏坛耕耘化春雨,西部红烛永传承》等获得我校网上共青团运营中心优秀论文奖、第九期《民齐》“优秀作品”奖等表彰奖励。
明德与修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魏建国的家乡陕西安康曾是国家级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那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因此,魏建国从小就立志要通过勤奋读书改变命运,通过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来回馈家乡、影响他人。他不断培养自己坚强勇毅的意志和自立自强的品格,时刻关注家乡有关教育脱贫的举措,并利用寒暑假通过知识援助等形式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学生团干部,魏建国十分注重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他恪守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还积极报名成为文明督导员,在学校各个餐厅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优良传统;在每次考试中,魏建国贯彻诚信应考、拒绝作弊的号召,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作为班级团支书、学院团委副书记,他将继续以青春奋斗者的姿态,朝着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学生团干部目标奋勇迈进。
师长寄语

教育学院院长陈鹏
师长寄语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荆峰
班级评议

教育学院2018级教育学专业(创新实验班)全体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