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脚印 一行一进步

——文学院王娟同学参评大学生“自强之星”的事迹材料

王娟,女,汉族,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获奖情况:

1.2020年,获陕西师范大学首届“红烛杯”写作大赛特等奖
2.2020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
3.2020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干部”
4.2019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5.2019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员”
6.2017年,被评为校级“军训标兵”

参评感言

勤学蜜蜂多采摘,勿学寒蝉空弄枝。

自强事迹

王娟,中共党员,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文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连续四年担任班级班长。出身在贫困山区的她,自立自强,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用乐观书写了一段闪耀的青春。

寒门多艰辛,向阳而生长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一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地方,这里山多地少,道路崎岖,全家人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却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情。在2019年以前这里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而王娟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她的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父亲读了初中,母亲连小学都没念完,而且母亲先天跛脚,只能料理简单的家务,生活的重担都压在父亲一个人的身上。因为贫穷,她困扰过。她说小时候最害怕下雨,因为家里只有一把雨伞。而哥哥上学的地方更远,所以伞每次都被哥哥带走,而她只能穿着用大麻袋剪成的“雨衣”去上学。她总会在一片嘲笑声中,强忍着泪水走到自己的位置去上课。但她知道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她明白大山里的孩子,只有读书这一条捷径,所以她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每天她都会在学校里早早地完成作业,然后回到家里帮助父母干农活,放牛、喂鸡、弄猪草,捡柴火……一边学习,一边干农活已经成为了她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汶川大地震来袭,彻底击垮了这个贫困的家庭。她家的房屋是破旧的虚脚楼,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年久失修的土房,遇上地震成了危房,再也无法居住。父亲为了修房子咬紧牙关贷了款,家里的生活更加艰难。中考成绩优异的她,本可以去市重点高中,但为了节省生活费和路费,她选择了区上的高中。高中时光里,在政府、学校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脚踏实地、毫不松懈,在2016年获得了四川省三好学生。2017年,她成为区高考文科状元,并以公费师范生的身份成功进入了师大,成为那片土地上为数不多进入重点大学读书的学生,开启了大学新篇章。

传承红烛魂,接力教师梦

一路走来,无数好老师滋润着王娟的心灵,埋下了教师梦的种子,而被誉为“教师的摇篮”的师大则让这颗种子生了根,发了芽。师大对贫寒学子的殷殷关怀、先生们的德高望重、同学们的勤学好问一直激励着身为公费师范生的她朝教师梦走去。

书山勤为径,大学里她用行动一步一步朝目标走去。她牢记学生本分,认真学习,入选卓越教师实验班,成绩也一直居于年级前列。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明德奖学金、三等优秀奖学金等奖项。她深知一名师范生,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为了锻炼自己的口才与写作,她参与到我校首届“精锐”成长训练营之演讲口才训练营,进行系统学习。她还积极参加征文比赛、辩论赛和演讲比赛,曾获得校首届“红烛杯”写作大赛特等奖、校首届“红烛杯”演讲大赛亚军、校“树立坚定理想信念,铸魂未来卓越教师”主题演讲比赛三等奖等荣誉。为提升国际交流经验,大一时她申请成为了由美国国务院主办、陕师大国际汉学院承办的美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的汉语同屋志愿者,和来自康奈尔大学等名校的学生交流。她还曾赴澳门,深圳,山西,陕西宝鸡、延安、韩城、大荔等地展开教育学习,坚定地向四有好教师迈进。

饮水当思源,薪火永相传

感受过太多温暖的她说,受人玫瑰,应当传递芬芳。她秉承着学校“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的理念,热忱地走在奉献与服务的道路上。

虽然平凡,她也想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同学服务。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已经是一名正式党员,并担任文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她也积极加入到学生组织,深入同学中去。大学以来,她一直担任班级班长,处理班级日常事务,为同学们服务,其所在班级也曾获得校“优秀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她也曾担任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文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2019年8月,她通过选拔,成为陕西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十三期学员,和来自陕西各高校的200名学生骨干进行了交流学习。2020年1月,她通过学校寒假大学生政府见习选拔去陕西省审计厅实习。

获得资助的她,加入了我校的爱心社团新长城自强社,积极参与到各项志愿者活动当中。她曾连续两年参与学院、学校的迎新工作,也曾利用五一假期和国庆假期去西安世博园和西安城墙做志愿者、寒假时作为我校“国家资助助成长,理想信念铸成才”青春励志事迹宣讲团宣传大使赴母校、贫困户宣传国家学校资助育人政策……她说,感受爱、传递爱,她将不忘初心,靠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让爱温暖社会!

一系列的学生工作和志愿活动让她增进了和同学的情谊,深刻地意识到真诚服务的重要性,也为她提供了展示自己、锤炼本领的平台。

勤学蜜蜂多采摘,勿学寒蝉空弄枝。她希望在平凡的日子里,自己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服务师生、锤炼自我中不负青春,走好人生路!
师长寄语

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清潮

班级评议

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卓越教师实验班全体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