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是每一天的每一笔

——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同学参评大学生“自强之星”的事迹材料

王君,女,汉族,2018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获奖情况:

1.2020年,被评为校级“五四青年”、“优秀研究生标兵”
2.2020年,被评为校级“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3.2019年,被评为校级“校园文化先进个人”
4.2018年,被评为校级“学生年度人物”
5.2018年,获陕西师范大学积学特等奖学金
6.2016年,获陕西省“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专业组第一名
7.2016年,获第八届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优秀奖
8.2015年,获第十七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三等奖
9.2015年,获中央广播电视台央广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暨陕西省首届大学生主持人大赛三等奖
10.2015年,获“梦想与担当”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优秀奖

参评感言

松柏之志,经霜犹茂!

自强事迹

王君,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首批国际化骨干人才培养澳大利亚研修班成员。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保送为2018级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院(研工部)研究生兼职辅导员。

初识梦想·苦涩

2013年冬,她只身一人为了追梦前往外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培训班封闭学习。2014年春,她拉起行李为了圆梦来到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专业考试。2014年秋,她踏进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报道为一名本科生。而梦想的道路看得见走着难,专业学习只是刚刚拉开序幕。

76分的艺考专业课成绩,在全班44名同学里排名倒数。

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的生源,她不算前列。

“你的方言还很明显,要下功夫好好练。”这是第一节专业课上老师的评语。

当一个个否定的符号贴在她身上时,她在内心深处暗下决心:“我想成为一名像董卿那样的主持人!”于是,在每顿早饭时,《中国之声·新闻与报纸摘要》成了标配,每个清晨来到逸夫科技信息楼下练吐字、纠发音、背诗词、读稿件,每晚睡前再躺在床上把老师的课堂示范录音反复听,为了练习气息,肚子上还顶着一本超厚的《新华字典》。《新闻联播》常挂耳边,每日即兴评述、札记、生僻字积累、成语积累,每周录制朗诵稿件,每周两次辩论训练……嘴上的水泡磨破再长好生了茧,晨练的本子翻烂粘上继续翻,学习的笔记摞上一沓又一沓,用干哑的嗓音熬过一天又一天。

初心坚守·甘甜

有人说“干媒体这行太苦”,因为初心她却甘之如饴。在电视台实习时,曾顶着40度的太阳,扛着十几斤的摄像机、红色预警大暴雨奔赴危险地连线、因大雪交通阻断,就一脚深一脚浅地步行沿街采访、为节目准备海量查阅、直播高压一字不差、访谈对话思想紧绷等等,也正是这些体验与历练,帮助她在这条路上走得更稳。

为参加第十七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大学生最高奖),她的原创作品《左权》仅6分钟的稿件前后修改不下40次,拜访朱晓彧教授、余海龙老师无数次。长达三个多月的备战里每晚9点下课,两个小时的稿件训练,每一个字的发音、词的停顿、句的换气、重音凸显、技巧使用等都要练,像着了魔又乐在其中。老师也陪伴她挑灯夜战,一遍遍讲解、指点、示范、演练,她清晰记得宣布获奖时老师们无声的泪水。在当年全国高校的1000多部作品中,100部作品进入复赛、24部作品进入决赛,《左权》斩获三等奖并被中央党建网原文原视频转载。

初露头角·蓄力

是齐越节让曾经自卑的她重拾信心,也是集腋成裘让她可以迎风而上。2018年9月获得推免资格,保送至本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她选择了戏剧与影视学。她清楚的认知任何行业能拼到最后一定靠的是思想认知和文化深度。在导师朱晓彧教授的教诲下,她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公开发表论文5篇,其中《巧借地方戏剧媒介传播核心价值观》一文获得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成果优秀论文;参与导师省部级重大课题1项;参与撰写《中国豫剧文学史》;结合新媒体媒介“美拍”,进行读书分享(目前已有十余本)。

也许殊途同归。她成长于戏曲之乡、戏曲之家,爷爷是戏曲作曲家,妈妈是国家二级戏曲演员,爸爸是戏曲指挥、司鼓。她自幼对于山西地方戏曲蒲州梆子情有独钟,却未曾延续父母的道路成为一名戏曲文艺工作者。硕士期间因专业突出,被推荐至运城广播电视台戏曲栏目《阳光戏苑》担任唯一节目主持人,用实际行动抢救中国戏曲,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目前该节目已累计录制播放2年有余,分别在运城广播电视台、腾讯视频和微信公众号《阳光戏苑》、《晋陕豫蒲剧网》、《晋风蒲剧网》、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共同传播。

初心不改·奉献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成长路上,她学会了奉献,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用自己的热量去服务更多地人。今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志愿者招募启动和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发布会上,她作为大会唯一学生代表发言,向在陕高校学生发出倡议,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校期间,她曾参与陕西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校团委“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暑期社会实践、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1届西洽会、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多项志愿服务。累计主持省市级、校内外大型活动30余次。

2020年全民战“疫”的特殊时刻,她主动发起“大手拉小手·停课不停学”研究生网络义务支教活动,成立支教小分队并担任队长。历时75天为西部贫困地区山阳县刘家村希望小学180多位学生搭建“爱心云课堂”,用实际行动践行“西部红烛精神”。借助学科优势,自主研发录制视频课程30多节、帮助学生线上开展心理辅导、爱国教育、课业解答等活动。该事迹被《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人民网“人民视频”、央广网、学习强国、搜狐网、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广播电视台《西安晚报》、当代先锋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和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和使命。青春如虹、生机葱茏,现在她同时承担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职责,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去关怀、去服务更多的同学们。

师长寄语

A2CD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

师长寄语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黄玲

班级评议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全体同学